关于粽子的诗句
2024-02-28 00:56:12 2
1、蒲叶吴刀绿,筠筒楚粽香。
2、上林珍木暗池台,蜀产吴包万里来。不独盘中见芦橘,时於粽里得杨梅。
3、玉粽袭香千舸竞,艾叶黄酒可驱邪。骑父稚子香囊佩,粉俏媳妇把景撷。
4、五月榴花妖艳烘。绿杨带雨垂垂重。五色新丝缠角粽。金盘送。生绡画扇盘双凤。正是浴兰时节动。菖蒲酒美清尊共。叶里黄鹂时一弄。犹瞢忪。等闲惊破纱窗梦。
5、纵有灵符共采丝,心情不似旧家时。榴花照眼能牵恨,强切菖蒲泛酒卮。
6、重午龙舟岁岁陈,轻凫飞燕各如云。瓦官阁下黄花涨,别有凌波水上军。
7、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;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;千载贤愚同瞬息,几人湮没几垂名。
8、忠言不用竟沉死,留得文章星斗罗。何意更觞昌歜酒,为君击节一长歌。
9、熨斗薰笼分夏衣,翁身独比去年衰。已孤菖渌十分劝,却要艾黄千壮医。蜜粽冰团为谁好?丹符彩索聊自欺。小儿造物亦难料,药里有时生纲丝。
10、五月符天数,五音调夏钧。旧来传五日,无事不称神。穴枕通灵气,长丝续命人。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方殿临华节,圆宫宴雅臣。进对一言重,遒文六义陈。股肱良足咏,风化可还淳。
11、小团冰浸砂糖裹,有透明角黍松儿和。
12、江上明波映日新,鸥翔芳泽戏游鳞。龙舟蓄势待鸣鼓,夏景留图欲胜春。凭吊衔思怜杜若,悲歌酹酒悼贤臣。取将清气酬佳节,共看河山绝垢尘。
13、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。
14、汨罗碧水自清幽,极目烟波忆旧秋。屈子冤魂终古在,端阳遗俗至今留。香囊艾草驱妖瘴,角黍龙舟解怨忧。庚子殊年同吊祭,万民观渡细凝眸。
15、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
16、一串穿成粽,名传角黍通。豚蒸和粳米,白腻透纤红。
17、芒种端午紧相连,艾草粽叶清香伴;田野芒芒苗青青,龙舟腾飞天地清。
18、鹤发垂肩尺许长,离家三十五端阳。儿童见说深惊讶,却问何方是故乡。
19、昏王重馋罢屈原,汨罗江湍怎洗寃。忧国忠心诗人泪,一首离骚千古传。
20、香粽鲈鱼又果疏,向盘浅饮自醅浊。轩窗鹦鹉闹馋粟,索性分盘共济俗。
21、菰黍连昌歜,琼彝倒玉舟。
22、五月榴花妖艳烘,绿杨带雨垂垂重。五色新丝缠角粽,金盘送,生绡画扇盘双凤。正是浴兰时节动,菖蒲酒美清尊共。叶里黄骊时一弄,犹瞢忪,等闲惊破纱窗梦。
23、端午亦端阳,楚毁平也狂。自投汨罗顾,九问谁堪强。
24、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何尝奈谗谤,徒欲却蛟龙。未泯生前恨,而追没後踪。沅湘碧潭水,应自照千峰。
25、满腹经纶兮吾爱吾国,壮志难酬兮国力衰弱,胸中愤懑兮诘问蒼天,天公无语兮徒唤奈何,当局昏聩兮身心俱瘁,大厦即倾兮自沉汩罗!后人扼腕兮追忆屈子,离骚离骚兮光耀星河!
26、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浩浩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27、一串穿成粽,名传角黍通。豚蒸和粳米,白腻透纤红。细箬轻轻裹,浓香粒粒融。兰江腌酺贵,知味易牙同。
28、五月佳节瑞端阳,汩罗江上思故乡。离骚读罢九问天,楚辞高诵断愁肠。
29、屈子长歌投汨江,楚君披发拜秦王。刻骨难消亡国恨,霸王一怒焚阿房。
30、槐夏阴浓,笋成竿、红榴正堪攀折。菖歜碎琼,角黍堆金,又赏一年佳节。宝觥交劝殷勤愿,把玉腕、彩丝双结。最好是,龙舟竞夺,锦标方彻。此意凭谁向说。纷两岸,游人强生区别。胜负既分,些个悲欢,过眼尽归休歇。到头都是强阳气,初不悟、本无生灭。见破底,何须更求指诀。
31、熬煮浑无惧,端阳信有期。青衣何意解?翠带为谁移?玉体横陈日,清香溢放时。酬君终遂愿,甜糯报相知!
32、五月江南麦已稀,黄梅时节雨霏微。闲看燕子教雏飞。一水浓阴如罨画,数峰无恙又晴晖。湔裙谁独上渔矶。
33、古港滔滔五月天,城东箫鼓斗龙船。四乡丁壮皆骁勇,竞夺群雄一棹先。
34、忆在苏州日,常谙夏至筵。粽香筒竹嫩,炙脆子鹅鲜。水国多台榭,吴风尚管弦。每家皆有酒,无处不过船。交印君相次,褰帷我在前。此乡俱老矣,东望共依然。洛下麦秋月,江南梅雨天。齐云楼上事,已上十三年。
35、粽叶飘香万户安,南风渐劲逐春寒。龙舟蓄势千帆竞,彩线施威五毒残。
36、玉粒量米水次淘,裹将箬叶苎丝韬。炊馀胀满崚嶒角,剥出凝成细纤膏。
37、五月符天数,五音调夏钧。旧来传五日,无事不称神。穴枕通灵气,长丝续命人。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方殿临华节,圆宫宴雅臣。进对一言重,遒文六义陈。股肱良足咏,凤化可还淳。
38、解去青衣见素妆,无风留落一院香。玉脂红颜情糯糯,童叟争相入口尝。
39、清江逐影畅新讴,村社齐心争一流。日近中天宜酒伴,粽香时节合郊游。四围民众来相聚,几处龙船不肯收。容与已忘夫易逝,西天新月自悠悠。
40、此日家家唤艇行,一湾野水是新城。无人更说防淮事,烟柳风蒲到处生。
41、一声惊雷震九洲,又是端阳祭忠魂。男儿奋力夺锦标,船饭飘香粽是情。
42、屈子名起汨罗江,方知世有艾叶香。只因心忧亡国事,世人才闻离骚章。
43、盘丝系腕,巧篆垂簪,玉隐绀纱睡觉。银瓶露井,彩箑云窗,往事少年依约。为当时曾写榴裙,伤心红绡褪萼。黍梦光阴,渐老汀洲烟蒻。莫唱江南古调,怨抑难招,楚江沉魄。薰风燕乳,暗雨梅黄,午镜澡兰帘幕。念秦楼也拟人归,应剪菖蒲自酌。但怅望、一缕新蟾,随人天角。
44、有棱有角手里生,心是珍珠粒粒晶。出浴新妆描绿翠,缠身玉带入蒸笼。香甜美味人人爱,淡雅朴实桌上呈。祭祀屈原歌盛世,传承文化颂和平。
45、旧俗传荆楚。正江城、梅炎藻夏,做成重午。门艾钗符关何事,付与痴儿騃女。耳不听、湖边鼍鼓。独炷炉香熏衣润,对潇潇、翠竹都忘暑。时展卷,诵骚语。新愁不障西山雨。问楼头、登临倦客,有谁怀古。回首独醒人何在,空把清尊酹与。漾不到、潇湘江渚。我又相将湖南去,已安排、吊屈嘲渔父。君有语,但分付。
46、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盐梅已佐鼎,曲糵且传觞。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亿兆同归寿,群公共保昌。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。
47、糯米红枣混合制,箬叶青青包粽子。粽叶飘香醉人心,筮吃粽子念美人。撕吃粽子蘸白糖,吃饱肚子心也凉。雄黄酒连粽子吞,满堂香味飘飘浓。
48、五月五日天晴明,杨花绕江啼晓鹰;使君未出郡斋外,江上早闻齐和声;使君出时皆有准,马前已被红旗引;两岸罗衣扑鼻香,银钗照日如霜刃;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;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;鼓声渐急标将近,两龙望标目如瞬;坡上人呼霹雳惊,竿头彩挂虹霓晕;前船抢水已得标,后船失势空挥挠。
49、丝丝梅雨湿榴花,处处钗符袅鬓鸦。醉听画楼思远曲,艾枝簪满碧巾纱。
50、角黍腾兰气,香蒲隐剑铓。荆山楚水纪沧桑。谁与濯沧浪?老柳空垂碧,新荷枉沁芳。更无竞渡闹陂塘。日暮独彷徨!
51、沈湘人去已远,劝君休对酒,感时怀古。慢啭莺喉,轻敲象板,胜读《离骚》章句。
52、五月端午五端阳,处处飘着粽子香。炎黄子孙祭屈原,传说白仙怕雄黄。
53、糯米蒸熟红枣掺,箬叶包制锅里蒸。粽叶芬芳飘满堂,粽子香味溢四方。手工制作人间坊,吃上粽子蘸白糖。传统佳品迎端阳,华夏民族赞诗王。
54、浑身晶亮似玉盏,腹中七彩有咸甜,绳捆索绑水中淹,祼体粉身无怨言。平时偶尔也露脸,端午必然上席面。问尔为何无私念,屈翁精神撼地天。
55、招得榴花共一觞,艾人笑杀老夫狂。子兰赤口禳何益,正则红船看不妨。团粽明朝便无味,菖蒲今日么生香。一生幸免春端帖,可遣渔歌谱大章。
56、又是一年赛龙舟,千竞万舸鼓不休,单桨破水天何在?双臂划走古今愁。
57、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
58、虎眼龙须午未乾,楚臣遗泪尚潸潸。梅天有雨金丸重,麦地无风翠浪閒。蒲解枭风岂枭贼,符能驱祟不驱奸。一樽菖酒呼天问,何事男儿鬓渐斑。
59、不觉端阳已送春,风来蒿艾忆招魂,蛾眉谣诼怜骐骥,草木凋零思美人。吟渔父、吊湘君,怀沙哀郢涕纷纷。此心未悔空遗恨,一曲沧浪向楚云。
60、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61、黍筒小费名田课,昌歜多浮乐圣杯。笑倩艾人看外户,北窗深处咏归来。
62、官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
63、无端铙吹出波舟,赚得珠帘尽上钩。小玉低言娇女避,郎君倚扇在船头。
64、五月初五是端午,华夏习俗传千古。棕子飘香龙舟舞,万年传闻屈原苦。汨罗江边英雄谱,捧读离骚史名著。粽子飘香迎闺女,共同举杯饮少许。
65、端午偏逢风雨狂,村童仍着旧衣裳;相邀情重携蓑笠,敢为泥深恋草堂;有客同心当骨肉,无钱买酒卖文章;当年此会鱼三尺,不似今朝豆味香。
66、不独盘中见卢橘,时於粽里得杨梅。
67、人命草头露,荣华风过尔。唯有烈士心,不随水俱逝。至今荆楚人,江上年年祭。不知生者荣,但是死者贵。
68、端午风雨祭屈原,直臣谏死汨江边。传得包粽舟竟渡,留取离骚辞斐然。生不逢时空余恨,死得其所著九篇。苍天有幸绪忠义,丹心永存天地间。
69、穴枕通灵气,长丝续命人。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
70、清明过了又端阳,母不梳头针线忙。几日断餐缘底事,叠钱来买束脩羊。
71、日炙态常醺,香生若自焚。夜来端午宴,淡却美人裙。
72、箸叶层层裹枣糯,与滚水水泡熬成。五五安魂销万古,龙舟君闹桨前津。
73、经年不食三闾饵,一日相逢似故人。旋剥青菰香满手,试餐黄颗软粘唇。蔗浆下箸甘无敌,昌本浮杯小作巡。正是乡人行乐处,画旗鼍鼓隘江津。
74、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;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75、画舸纵横湖水滨,彩丝角黍鬥时新。年年此日人皆醉,能吊醒魂有几人。
76、榴花今又艳,知了啸长天。雷动生梅雨,舟行思屈贤。粽香弥处处,诗兴自年年。纵是青山老,江魂几梦牵。
77、五月符天数,五音调夏钧。旧来传五日,无事不称神。
78、客子去淮阳,逶迤别梦长。水关开夜锁,雾棹起晨凉。烟月期同赏,风波勿异行。隐山曾撼橹,转濑指遥樯。蒲叶吴刀绿,筠筒楚粽香。因书报惠远,为我忆檀郎。
79、良辰当五日,偕老祝千年。彩缕同心丽,轻裾映体鲜。寂寥斋画省,款曲擘香笺。更想传觞处,孙孩遍目前。
80、晓糁浦玉泛琼浆,臂结红丝暗自伤。莫漫相逢宜楚节,独娄清梦隔潇湘。
81、小雨湿黄昏。重午佳辰独掩门。巢燕引雏浑去尽,销魂。空向梁间觅宿痕。客舍宛如村。好事无人载一樽。唯有莺声知此恨,殷勤。恰似当时枕上闻。
82、糯米山珍箬叶藏,火蒸水沸出厨房。莫言丝线千层裹,口口甘滋似故乡。
83、浪头旗引九龙追,两岸援声震若雷。竞得输赢皆一笑,醉归就粽又三杯。
84、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何尝奈谗谤,徒欲却蛟龙。未泯生前恨,而追没后踪。沅湘碧潭水,应自照千峰。
85、年年端午逢今朝,行人匆匆欲还巢。归巢门庭迎艾蒿,夜伴笙歌鼓离骚。
86、楚湘旧俗,记包黍沈流,缅怀忠节。谁挽汨罗千丈雪,一洗些魂离别。赢得儿童,红丝缠臂,佳话年年说。龙舟争渡,搴旗捶鼓骄劣。谁念词客风流,菖蒲桃柳,忆闺门铺设。嚼徵含商陶雅兴,争似年时娱悦。青杏园林,一樽煮酒,当为浇凄切。南薰应解,把君愁袂吹裂。
87、浴兰节日骤雨飕,屈子报国壮未酬。豪情满腔溶汇水,透过千年无尽头。
88、虹悬雨霁海山清,澳里龙舟谁竞赢?歌册南音声惋切,情牵屈子唱峥嵘。
89、生世逢端午,齐头五十番。一番须作一般看。又听竞船箫鼓、沸江干。不用丝缠臂,休将艾插门。及时蒲黍漫登盘。只恐岁华催促、鬓毛斑。
90、越人传楚俗,截竹竞萦丝。水底深休也,日中还贺之。章施文胜质,列匹美于姬。锦绣侔新段,羔羊寝旧诗。但夸端午节,谁荐屈原祠。把酒时伸奠,汨罗空远而。
91、当年忠血堕谗波,千古荆人祭汨罗。风雨天涯芳草梦,江山如此故都何。
92、银塘朱槛麹尘波。圆绿卷新荷。兰条荐浴,菖花酿酒,天气尚清和。好将沈醉酬佳节,十分酒、一分歌。狱草烟深,讼庭人悄,无吝宴游过。
93、粽香漫九州,百舸竞中流。至今思屈子,不肯做楚囚。
94、悠悠南北各天涯,欲望乡关眼已花。忆得亲庭谁共语,应怜游子未还家。
95、年年端午风兼雨,似为屈原陈昔冤。
96、流棹西来恨未销,鱼龙寂寞暗风潮。楚人犹自贪儿戏,江上年年夺锦标。
97、竹屋临江岸,清宵兴自长。夜深倾北斗,叶落映横塘。渚闹渔歌响,风和角粽香。却愁南去棹,早晚到潇湘。
98、高咏楚词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榴花不似舞裙红。无人知此意,歌罢满帘风。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酒杯深浅去年同。试浇桥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
99、碧带青衣白玉身,繁华落尽见真心。食之不忘千年祭,民众永思志士魂。
100、端阳节里和诗忙,诗韵长随粽味香。楚地清风悲屈子,龙舟载梦焕霞光。菖蒲似剑惩邪恶,艾叶如旗展炽昌。喜看中华龙虎跃,畅吟情志颂尧唐。
101、团扇裁冰,宫盘射粉,画帘不上银钩。绣符艾虎,双绕玉搔头。皓腕轻笼彩缕,蒲英泛蚁绿金瓯。雕栏外,桐花低映,红袖赏扶留。香浮。风淡淡,回廊转午,人倚重楼。问当年菰黍,谁为飘流。杨柳斜阳归晚,人去后曲散梁州。空余下,暮云凄霭,长绕楚江秋。
102、相传楚俗试兰汤,一枕南薰日正长。门掩绿阴无个事,起来烧过午时香。
103、年年端午赋诗篇,千家万户悼屈原。国破山河赴汩罗,泪飞顿雨化沉冤。
104、丝缠竹叶棱角尖,万粒白米抱成团。千蒸热煮还本色,只为百姓舌上甘。
105、石溪久住思端午,馆驿楼前看发机。
106、梅子黄时雨。对幽窗、依依抱独,几多愁绪。润逼琴丝无雅韵,难续文园旧诣。头白尽、相如谁顾。燕子楼空尘又锁,望天涯、不寄红丝缕。嗟往事,且休语。伤情当日斑衣舞。更宫衣、香罗乍带,九天繁露。一寸草心迎永日,更把葵心自许。怎料有、风推雨如。惹起灵均千古恨,转凄凉、更不成端午。拼小醉,读骚句。
107、端午日已过,更吟端午诗。人间好时节,寂寞强追惟。有酒无菖蒲,青粽谩累累。昔人固所嗜,我今莫荐之。薄物尚如此,翻思泪交垂。
108、五日当庭斫绿瓜,蒲觞聊与酌流霞。香罗细葛思难到,白海青潮景未斜。粳稻垂楣同艾叶,扶桑照眼胜榴花。心知南国音书少,醉听回帆鼓一挝。
109、二月春风送嫩寒,空新角黍早登盘。摘来半户青芦叶,香里晶莹玉一团。
110、重午云阴日正长,佳辰早至浴兰汤。凉风入座无消扇,彩索灵符映羽觞。
111、疏疏数点黄梅雨。殊方又逢重五。角黍包金,草蒲泛玉,风物依然荆楚。衫裁艾虎。更钗凫朱符,臂缠红缕。扑粉香绵,唤风绫扇小窗午。沈湘人去已远,劝君休对酒,感时怀古。慢啭莺喉,轻敲象板,胜读离骚章句。荷香暗度。渐引入陶陶,醉乡深处。卧听江头,画船喧叠鼓。
112、漱齿汲寒井,理发趁凉风。先生畏暑晨起,笑语听儿童。说道今年重午,节物随宜稍具,还与去年同。己喜酒尊冽,更觉粽盘丰。
113、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自天题处湿,当暑着来清。意内称长短,终身荷圣情。
114、汨罗江畔粽叶香,端午时节楚人伤。屈子遭逐怀王死,空留离骚吟断肠。
115、五月端阳想粽香,闲游闹市买鲜尝。为何味道难如昔,只叹包蒸不是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