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雨纷飞,润物细无声——句句禅语倾情述说雨水之美妙
2023-06-08 03:37:58 2
1、锦江近西烟水绿,新雨山头荔枝熟。——张籍《成都曲》
2、丹阳城南秋海阴,丹阳城北楚云深。——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二首》
3、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当户转分明。——司马光《客中初夏》
4、秋娘渡与泰娘桥,风又飘飘,雨又萧萧。——蒋捷《一剪梅·舟过吴江》
5、山中一夜雨,树杪百重泉。——王维《送梓州李使君》
6、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——张志和《渔歌子·西塞山前白鹭飞》
7、雷雨窈冥而未半,皦日笼光於绮寮。——左思《三都赋》
8、雨里鸡鸣一两家,竹溪村路板桥斜。——王建《雨过山村》
9、把酒送春春不语。黄昏却下潇潇雨。——朱淑真《蝶恋花·送春》
10、蜀天常夜雨,江槛已朝晴。——杜甫《水槛遣心二首》
11、小雨纤纤风细细,万家杨柳青烟里。——朱服《渔家傲·小雨纤纤风细细》
12、远岫出山催薄暮,细风吹雨弄轻阴。——李清照《浣溪沙·小院闲窗春色深》
13、秋雨一何碧,山色倚晴空。——方岳《水调歌头·平山堂用东坡韵》
14、世情薄,人情恶,雨送黄昏花易落。——唐婉《钗头凤·世情薄》
15、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——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16、楼头残梦五更钟,花底离情三月雨。——晏殊《玉楼春·春恨》
17、杏花时节雨纷纷。山绕孤村。水绕孤村。——刘仙伦《一剪梅·唱到阳关第四声》
18、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——韩愈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/初春小雨/早春》
19、谁家秋院无风入?何处秋窗无雨声?——曹雪芹《代别离·秋窗风雨夕》
20、雨中山果落,灯下草虫鸣。——王维《秋夜独坐/冬夜书怀》
21、梧桐叶上三更雨,叶叶声声是别离。——周紫芝《鹧鸪天·一点残红欲尽时》
22、记当日、门掩梨花,翦灯深夜语。——史达祖《绮罗香·咏春雨》
23、孤灯寒照雨,湿竹暗浮烟。——司空曙《云阳馆与韩绅宿别》
24、京国多年情尽改,忽听春雨忆江南。——虞集《听雨》
25、坐看黑云衔猛雨,喷洒前山此独晴。——崔道融《溪上遇雨二首》
26、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。——李清照《添字丑奴儿·窗前谁种芭蕉树》
27、丝丝杨柳丝丝雨。春在溟濛处。——蒋捷《虞美人·梳楼》
28、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无奈朝来寒雨,晚来风。——李煜《相见欢·林花谢了春红》
29、柳外轻雷池上雨,雨声滴碎荷声。小楼西角断虹明。——欧阳修《临江仙·柳外轻雷池上雨》
30、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——柳永《八声甘州·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
31、垂下帘栊。双燕归来细雨中。——欧阳修《采桑子·群芳过后西湖好》
32、燕子衔将春色去,纱窗几阵黄梅雨。——司马槱《黄金缕·妾本钱塘江上住》
33、苍旻霁凉雨,石路无飞尘。——岑参《暮秋山行》
34、荒烟凉雨助人悲,泪染衣襟不自知。——王安石《送和甫至龙安微雨》
35、升堂坐阶新雨足,芭蕉叶大栀子肥。——韩愈《山石》
36、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。——杜甫《水槛遣心二首》
37、楚水巴山江雨多,巴人能唱本乡歌。——刘禹锡《竹枝词二首·其二》
38、移舟去。未成新句。一砚梨花雨。——周晋《点绛唇·访牟存叟南漪钓隐》
39、岸雨过城头,黄鹂上戍楼。——岑参《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》
40、凉叶萧萧散雨声,虚堂淅淅掩霜清。——元好问《秋怀》
41、邮亭无人处,听檐声不断,困眠初熟。——周邦彦《大酺·越调春雨》
42、梅花南北路,风雨湿征衣。——文天祥《南安军》
43、望阙云遮眼,思乡雨滴心。——白居易《阴雨》
44、一夕轻雷落万丝,霁光浮瓦碧参差。——秦观《春日》
45、细雨斜风作晓寒。淡烟疏柳媚晴滩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·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》
46、风雨替花愁。风雨罢,花也应休。——赵秉文《青杏儿·风雨替花愁》
47、桐花半亩,静锁一庭愁雨。——周邦彦《琐窗寒·寒食》
48、一春梦雨常飘瓦,尽日灵风不满旗。——李商隐《重过圣女祠》
49、雨中百草秋烂死,阶下决明颜色鲜。——杜甫《秋雨叹三首》
50、春路雨添花,花动一山春色。——秦观《好事近·梦中作》
51、水涨鱼天拍柳桥。云鸠拖雨过江皋。——周邦彦《浣溪沙·水涨鱼天拍柳桥》
52、柳絮风轻,梨花雨细。——谢逸《踏莎行·柳絮风轻》
53、夜来小雨新霁,双燕舞风斜。——万俟咏《诉衷情·送春》
54、野桥经雨断,涧水向田分。——刘长卿《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》
55、漠漠萧萧,香冻梨花雨。——吴大有《点绛唇·送李琴泉》
56、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——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
57、蚤是伤春梦雨天,可堪芳草更芊芊。——韦庄《长安清明》
58、无奈朝来寒雨,晚来风。——李煜《相见欢·林花谢了春红》
59、雨声飕飕催早寒,胡雁翅湿高飞难。——杜甫《秋雨叹三首》
60、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至千般恨不消。——苏轼《庐山烟雨浙江潮》
61、雨落不上天,水覆难再收。——李白《妾薄命》